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甲午战争中日寇的宣传和情报战 [打印本页]

作者: 建雄    时间: 2013/6/29 08:29
标题: 甲午战争中日寇的宣传和情报战
                     甲午战争中日寇的宣传和情报战
      第一、包装成文明之战等
   但所谓文明之战完全是颠倒黑白。事实上日本明治维新不过资本主义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产生了侵略和残暴军国主义怪胎。
   解放之战则出自一个国人很熟悉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鼓噪西方白种人的侵略下,黄种人应该团结起来。中日同根同种,携手对付西方,这就又是救亡之战,但前提是得先把中国征服改造了。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明治天皇的宣战诏书,声称为了保护朝鲜改革开放的成果,把自已打扮成保卫东亚与世界和平的旗手。
   日本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时,秘密聘请了一个美国专家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这个人就是美国《纽约论坛报》的记者豪斯。在他有计划的包装下,西方媒体对中国与日本分别代表着野蛮与文明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潮流与共识。当时美国公众中有一种说法,把日本称为“东方美国佬”,实际上也是媒体包装出来的。
      第二、日本间谍受明治天皇亲自接见,开创世界先例
   19世纪60年代,日本幕府第一次派代表团到中国来考察,其中有个成员在明治维新时担任着名的“奇兵队”队长。他到上海书摊买书,问魏源的《海国图志》有没有?书店老板说不知道此人此书。魏源的《海国图志》写好后,在中国无人问津,而在日本反倒成了畅销书。
   美国着名女星凯瑟琳·赫本爷爷曾在日本传教,是一个著名的医生。他发明了一种眼药水,将配方赠给一位日本朋友岸田吟香。岸田吟香早年是日本的著名记者,拿到眼药水的配方后,成了巨富,到上海和汉口开设了 “乐善堂”,这既是药房,也是出版社,成为甲午战争之前日本间谍总部。
   这个日本间谍群,平均年龄只有19岁,甲午战争前平均在中国都待了三年左右。中国人的辫子要留很多年才比较像,这些日本间谍多把头发剃光,说自己是和尚;国话官话说不利落,就说自己是福建人。他们到中国各地侦查,有的打扮成乞丐,沿途乞讨,近距离观察民情,还打扮成中国渔民,画了海图。他们的情报,详细到每个村庄有多少人、几口水井,都清清楚楚。后来日本军队打进来时,正利用间谍们提供的精密情报。其中有三名间谍还受到明治天皇的亲自接见,这在世界间谍史上都很罕见。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官方将这个日本间谍网全部破获,绝大多数间谍都被处决。
   第三、操纵媒体
   甲午战争发动之前,日本媒体非常开放。激进的媒体是导致日本国策由稳健转向激进的重要推动力。当时日本一家报纸《国民新闻》,就很尖锐地提出,如果政府屈服于中国的话,则国民将趋于“反动”,乃至大大的“反动”。实际上日本打中国是其民心所向,与当时日本的经济不景气等等外部因素有关。
   日本前外相青木周藏,当时被“下放”到英国和德国担任公使,承就是在欧洲把舆论控制住。此人是著名外交家,极富经验和全局眼光。在当时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提交随军采访申请时,两国政府和军方都不批准。但在栗野、青木两位公使的推动下,日本军方最后同意西方媒体随军。日本在战争中,也做了很多新闻策划,比如让西方媒体看日军怎么优待俘虏,如何照顾战地的百姓等,通过欧美记者传播到全世界。
   当时中国自己的媒体表现也很差,大量伪造新闻。比如当时中国的不少报刊上说“牙山大胜”,中国军队在朝鲜牙山取得重大胜利,其实是假新闻。路透社没核实,直接转发,结果沦为行内的丑闻,公众信用也受到极大挫伤。假新闻多了,对中国的形象也造成伤害,后来当“旅顺大屠杀”报道出来时,很多外国人首先是不相信的。
   第四、化解洗白“高升号”和“旅顺大屠杀”事件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出现了两次大的公共危机,一是“高升号事件”,一是“旅顺大屠杀”。
   “高升号”是战前中国政府往朝鲜增兵时,从英国怡和洋行租借的的一艘商船。1894年7月25日,毫无武装的高升号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高升号上的中国陆军拒绝投降。高升号是英国船,还飘着英国国旗,不少船员也是英国人。最后,日军还是击毁高升号,导致当时中国最精锐的一支陆军部队在大海上全军覆没。
    这个事件发生后,李鸿章认为日本就此得罪英国,中国将获得一个非常大的同盟者。英国舆论也确实一片哗然,军方也要求政府对日进行军事报复。日本政府非常恐慌,首相把海军部的人叫来痛骂了一顿。但他们马上启动了紧急公关。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下令外交部的法制局做好应对,一是装傻,绝不公布这条船是英国船;二是明确向英国表态,如果查清楚责任在日本海军,日本绝对承担所有的责任,态度非常好;堂堂的日本内阁则开会讨论如何行贿。路透社等英国媒体前后行贿和英国国际法专家,在《泰晤士报》上刊文,为日本极力辩护。当年11月,英国法院最后裁定,“高升号事件”中日本没有过错,中国政府要赔偿英国怡和洋行和英国人民所有的损失。
    第二次危机是“旅顺大屠杀”。日军于1894年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这个消息被一个美国记者克里曼在《纽约世界报》上报道了出来。
    日本政府紧急采取对策。首先指责记者的报道是失实的。其次请美国驻日本的公使到中国去现场调查。日本的媒体也开始动员一批西方传媒的从业者,说这个屠杀即便真的发生了,也是对中国军队残害日本战俘的一种报复。当时日本的传媒也大力将自己描绘成仁义之师,同时宣传清军如何残暴,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罪犯。为了挽回公众形象,日本还演了两出“样板戏”:一是在占领威海卫后,给中国的战俘们提供医疗服务,然后释放了他们,全程都在所有随军记者的见证之下。二是把自杀身亡的北洋舰队司令官丁汝昌的灵柩礼送回去。这两点都非常有效。
    第五、甲午战争后日本化解“黄祸论”
    甲午战后,全球有一个舆论趋势:以德国皇帝和俄国沙皇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提出了“黄祸论”。他们认为,一个已经西化的日本,率领正在崛起的中国,将会产生比成吉思汗更为可怕的影响。德国皇帝还请人作画《黄祸图》,题写标语:“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西方列强商量出兵镇压,这时候主要的列强除了俄国之外,都没有足够的军队在这里。英国人提出来请日本派兵,日本人则回应不出兵。为什么?因为他们意识到不能继续刺激西方“黄祸论”,选择韬光养晦。在德国、俄国多次相邀之后,日本才派出了最精锐的主力师团。
    日俄战争临战前,日本得到情报,俄国的媒体策略就是发动欧洲的“黄祸论”,日本就派人到欧洲建立了“媒体战”进攻基地。当时的内阁会议上详细到讨论什么媒体喜欢什么东西,这个编辑喜欢什么,要给他们送多少钱等等。末松谦澄的任务,一是确保盟友英国完全明白日本的战略意图。英俄不是死敌吗?日本的说法就是我在阻挡俄国南下。二是要阻止“黄祸论”再次发生。三是保持中国的中立,不能因为中国的亲日而刺激西方国家的“黄祸论”。四是在西方宣传,日本对中国改革的介入及参与,有利于远东的和平与发展。这当然是胡扯,但他们知道西方喜欢听什么东西。经过这样的精心准备,日俄战争中,俄国果然没有得到期待中的欧洲“白种兄弟”的支持。
      甲午战争中日本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中国?除去战场上争夺,很大程度就得益于不择手段的宣传战和情报战。相比之下,清政府则方方面面太过保守落后。而日本自此尝到了巨大甜头,军国主义战车更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发动所谓大东亚圣战。只是假的就是假的。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终于在二战中自食恶果,独享两颗原子弹。据说后来日本还埋怨美国不公,怎不给德国分一个。(参考资料:《文史参考》 2011年12月14日,有改动)
作者: 小小寕江    时间: 2013/7/4 15:53
谢谢楼主,现在是比拼综合国力啦,时至今日还是差人家一截。国人不应反思么
作者: 齊昌風煙    时间: 2013/7/4 22:13
日本鬼子真不簡單,在國民黨裏面安插了汪精衛,在共產黨裏面安插了周佛海、陳公博等等。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t.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