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原创]话说龙江——黄陂大事记 [打印本页]

作者: s32307    时间: 2009/10/18 00:21
标题: [原创]话说龙江——黄陂大事记

黄陂大事记
明朝   
明初年设立龙归洞圩(即今黄陂圩)。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远人周三率兵进兴宁,与官军交战,持续3年。本县人民或死于战乱,或避难流亡,仅存20余户,编为2图附于长乐,由长乐知县习韶兼管。   
天顺八年(1464年),杨辉、曾玉聚众于本邑北龙归洞宝龙、程乡县梅西石坑等地起事,为按察司佥事毛吉率兵剿灭。   
弘治十六年(1503年),流瑶首领彭锦、刘文玉、练成才聚众,各据大望山(今属罗岗)、大信、上下畲(今属罗浮)、宝龙等地,朝廷统调大兵进剿。   
万历四十五年夏四月,陡发洪水,龙归洞圩被冲,溺死127人,铺屋庐舍,一荡而尽。 
作者: s32307    时间: 2009/10/18 00:21
清朝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黄陂大水出蛟,河水涨丈,冲崩山岗甚多,沿河茶亭全被冲倒。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间,太平军余部康王汪海洋部由福建武平败退入粤,占领镇平(今蕉岭),休整三月后向江西撤退;于八月路经本县黄陂、罗岗、罗浮等地,遭清军追击。汪部在罗岗白水寨山伏击追军,歼灭关邦部,并重创其他迫军。后入赣南,又遇清军阻击,败退连平,复从连平翻山回师和平,经兴宁大坪、罗岗、黄陂等地,十二月八日攻陷嘉应州城。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点会(拜三点)在以下各地设立会址:天阳迳堡营盘里(今径口)、陶古塘堡观音坐莲(今陶塘排上岘上),分会首领曾八牛、石三妹、石广洪。三点会的口号是“反清复明、反洋教(天主教)”。其标志为红头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黄陂天大旱,农作物无收。

作者: s32307    时间: 2009/10/18 00:22
民国   
三年(1914年)乡贤创建“六谦学校”。“六谦”指黄陂六堡。   
七年(1918年)成立黄陂警察所,旧址在叶氏义学(今黄陂老邮局)。   
十五年(1926年)冬成立黄陂民团局,旧址在叶氏义学,钟仲粦任团长。   
十七年(1928年)二月成立第一届“黄陂治安委员会,旧址在叶氏义学。叶玉舟任主任。下设四个分会:岗背、禾村、甘专、黄槐。   
同年5月28日,彭湃率领工农红军一百多人路经黄陂,在东岭寨(今名朱岭寨)与国民党民团交火。红军阵亡一人,损失少量物资。   
二十二年(1933年),设立兴宁县第十二区,管辖范围为今黄陂镇及黄槐镇境。设有“自治会”、“自治区公所”。   
三十二年(1943年)3至5月,黄陂天大旱,田地龟裂,秧苗枯死,作物无收。   
三十六年(1947年)9月,龙江中学(即黄陂中学前身)创办,时有教师10人,学生一百多人。   
同年农历四月廿八日,黄陂患水灾,冲崩店铺一百多间,淹死一百多人,冲垮万年桥,冲走汽车两辆,沿河两岸农田全部被淹浸。   
三十八年(1949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工农红军闽粤赣纵队独立四大队九十多人与国民党县大队近百人在西埔塔顶寨遭遇一战。此役由早晨七时持续到下午四时左右,红军一人战亡,国民党部则伤十余人。   
同年四月廿三日,黄陂宣告解放,成立黄陂区革命委员会。六月成立黄陂区人民政府。

作者: s32307    时间: 2009/10/18 00:22
黄陂黄槐新村老苏区革命斗争简史   
1929年2月,罗屏汉(大坪人)、潘义昌(永和人)派王木生、李仲秋(大信人)公开身份在上宝龙教书,到新村南扒搞“地下”工作,组织农会,发展会员。3、4月间,在南扒成立“中共南扒支部”,由王锦标担任书记。   
同年5月在南扒成立“江广乡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活动和夜校。王展尧任农会主席,文书为曾九华,武装王来发,组织王绍尧,宣传曾友良、王展达,经济曾勉欣。   
1930年2月上旬,南扒成立兴宁县第三区革命委员会(全县分五大区),兴宁县委派刘斯振(罗浮岩前人)任主席,肖碧强(罗浮人)任书记,委员有赖基、曾九华等。   
同年3月,由“江广乡农会”改组为“江广乡苏维埃政府”,何绍棠任主席。实行土地革命。因接近“白区”,没有划阶级,有钱人只要捐款,人人分田,成年人一斗种,儿童五升种。   
1930年间,国民党特务组织潜入江广乡苏维埃政府,将革命积极分子诬陷为AB团成员而将其处死。新村根据地被杀了四十多人,其中有县总队三个中队中的两个中队长。其时被害者中年纪最轻的仅十三岁。此事件中,寻乌县被害达两千多人,留车被害八百多人,大伤革命元气。这个事件持续到1931年3月间才被识破(其间罗屏汉在会昌任四个县的中心县委书记)。   
1930年5月25日,治安委员会钟玉池与警长曾昭明带兵对新村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   
同年7月,曾昭明率军第二次“围剿”新村苏区。   
8月,曾昭明率国民党地方军三十多人,联合罗岗、罗浮谢海筹等地方武装及石正王甲长、寻乌丹溪何桂古共两百余人对新村苏区进行了第三次“围剿”。   
8月,大信根据地失守,县委转移到黄槐新村。   
9月,曾昭明第四次“围剿”新村。   
11月,兴宁县团防长张英率一百多人对新村进行第五次“围剿”。   
1930年12月-1931年1月,东江特委派刘勤西到南扒开展工作,于新村月形三元古屋里召开兴宁、五华、龙川的党代表大会。会议持续七天,宣布三县党组织合并为“五兴龙革命委员会”。古清海(五华人)任书记。同时成立县武装总队,罗柏松(大坪人)任总队长。   
1931年3月,原“五兴龙革命委员会”改组为“兴龙革命委员会”,古清海任书记,陈锦华负责领导工作。改选江广乡苏维埃政府领导,曾兴先任主席。   
同年农历十月廿五日,国民党正规军营长李超武伙同兴宁县武装中队唐仁发等四百多人第六次围剿新村苏区。中共在此役中放弃新村苏区,转移到寻乌苏区芳田村开展工作。   
1932年4月,中央苏区赣南军区派罗屏汉回到新村恢复革命斗争。   
1933年中共兴宁县委在新村恢复组织,蔡梅祥任县委书记,率机关干部二十多人先后在高畲树尾、三对岌、南扒、白沙溪、簑衣塘等地驻扎和活动。   
1933年——1935年初,中共兴宁县委开展了艰苦而活跃的对敌斗争。   
1.火烧并攻下了上輋的高楼;   
2.切断兴宁——黄陂的合水段电话线;   
3.烧毁白泡桥;   
4.收缴过合水电话机;   
5.枪杀了官庄的反动派头子;   
6.围攻上下大坪、大塘的民团;   
7.俘获传教士“黄神父”。   
1934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国民党陈济棠部第七师二十一团三营四连在上翁公簑衣塘围剿罗屏汉领导的工农红军部队。三名红军战士阵亡,国民党部将其两名之头颅悬于黄陂圩榕树上。   
1935年3月,中央瑞金工农红军仅剩三百余人,分成三个大队,一二大队留守寻乌丹溪乡上坪,三大队由罗屏汉带队到岑丰,边走边打,至白沙溪驻扎在李四妹的井坑里(山名中)与敌人搏斗,罗左肩受伤。罗屏汉率队转战至苗輋里水口、河峰輋时,部队仅剩十多人。   
1935年5月12日,罗屏汉与曾九华在班基坪山尾分手,罗与蔡梅祥退至大坪吴田;后蔡梅祥与罗二妹在战斗中被俘,于次日就义。曾九华在平远县石正九王村的三对岌隐匿了十多天。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t.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