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3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田亮的育儿方法:快乐教育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4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11月29日,田亮、叶一茜在西安举行盛大婚礼,众多艺人到场祝贺,两人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2008年5月1日,田亮和叶一茜喜得千金,正式升级为父母。叶一茜称,田亮做爸爸后,变得更有责任感了,很多的东西都是他在为女儿规划,首先考虑的都是女儿。

田亮主张对孩子实行“吃苦教育”

田亮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将来要对自己的孩子实行“吃苦教育”。“我不会让他在学校里提到爸爸是奥运冠军,我会要求他在一个公平的环境里自己去努力,更不会帮他开绿灯。”“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苦,在逆境中成长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完整的人格和独立的性格,这样成长起来才会快,才会全面。况且我一直相信,失败永远比成功的收获要大,不能一直在温室里呵护着孩子,给他一个健康的环境就可以了。”

孩子吃苦教育好处多

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家庭的普遍现象,孩子们在蜜罐里长大,从小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以说孩子们的成长顺风顺水,家长呵护得精心备至,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因此,他们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精神,适应社会能力差。

对于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一些顾虑重重的家长并不买账: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怎么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如果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谁来担负这个责任?

其实,给孩子适当吃些“苦头”未必是件坏事,毕竟经历过“想吃吃不到,想要要不到”生活的孩子会更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句老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价值所在,培养出社会义务感、责任感。

另外,孩子更能懂得遇到困境要坚强、独立地生存下去,毕竟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想在顺境中享受就必须先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而且,适当的“苦头”有助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这样看来,吃点儿苦利大于弊。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青少年时期的精神培养,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为此,家长宜高度重视孩子的吃苦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国外孩子吃苦教育面面观

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户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

德国:家长从不为孩子包办一切。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加拿大: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家长从孩子小时起就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加拿大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都要去给各家各户送报纸,很早就得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

田亮给女儿快乐教育

在对女儿的教育上,田亮很早就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可能是长了一张娃娃脸的原因,我很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有人说像个‘孩子王’。可自从做了父亲后,和女儿在一块儿的时候,特别能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有时不经意间,就会有一种特别想保护她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做了父亲之后最大的感受。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孩子不能凶,要多表扬,用快乐教育法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竞争。”

给幼儿的最好礼物是快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前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只注重让幼儿学知识、考高分,进好大学,一些家长强迫2岁多的幼儿认字、记英语单词或做数学题。有个别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幼儿识字、做计算题,这是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如果我们忽视对幼儿情商和智力的开发,那么他们仅仅是比别人早学了点知识而已,虽然这些知识也是有些用处的,但比起提高情商、开发智力来说就差远了。甚至有些填鸭式的灌输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情商的提高。有人说:“授予知识是有价之物,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提高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对父母来说,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有感受快乐的能力。这里说的“快乐”可不是给他买个心爱的玩具那么简单。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复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专家们说,快乐的孩子都有同样的特点,比如:开朗乐观,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

快乐教育:怎样培养幼儿良好性格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幼儿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果离开了像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幼儿的情商就几乎无法培养。

2、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活动

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喜爱游戏、乐于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知识中游戏成长。同时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积极愉快的情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的情感呢?首先游戏活动应该是健康的、丰富的,为幼儿喜爱的。再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我要玩游戏,而不是你要我玩。”特别是幼儿在一个他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成人的干预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幼儿获得了巨大的自由感,幼儿的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幼儿充分体验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从而沉浸在一种真正的快乐之中,培养了幼儿快乐的性格,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情商

3、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合作交往是幼儿快乐的重要源泉,幼儿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了快乐,又制造了快乐。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相互关爱,使他们懂得了被人爱和爱他人都是快乐的。同情和关爱他人,也是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关系到幼儿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对于独生子女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在这个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关系重大。如今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幼儿是三个家庭的未来,是三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六个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培养出一个性格开朗的好孩子,那幸福是没法形容的,但如果家里出了一个逆子,那精神痛苦则不堪言状。所以我们应重视与幼儿之间的交流,给幼儿关心别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进入快乐的交往游戏之中。这些光靠“说”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要让幼儿有亲身经历。因为人的大脑分为思维和情感两个部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智力技能,只有通过亲身交往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14 23:15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