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9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结婚后你敢和父母住多近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212

帖子

21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5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庭一直是中国人向往的模式,就仿佛环路发展的城市建设,传统中国家庭也是一种以长辈为核心,然后从二环路、三环路不断向外拓展的发展模式。
  如今这样的模式被逐渐打破,家庭变成单纯地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而且成年子女的家庭也不再是等距离地环绕在父母周围。
  更为重要的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结婚的年龄,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和双方父母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不同,第二代家庭因为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纽带,从而成为大家庭的核心,逐渐成为反向辐射的起点。
  异地升学和就业、对住房要求的提高、交通和通讯日益便捷,促使大家庭模式的分裂,而老龄社会的到来和相应配套工作的不足,以及对父母尽孝的强烈愿望又使我们对大家庭模式有一种回归的需要。
  在疏离与靠近的两难选择中,很多人开始思考,我们和父母在地理上应该距离多远。
  第1种距离 一套家居服的距离
  ◆释义———
  一套家居服的距离,意味着你们可能共处一套公寓,或者一套别墅。每天早晨起床,你不用梳洗就可以跑到父母房间,还可以和小时候一样在他们的床上赖一会儿。即使你们分别住在别墅的两层,也并不影响你穿着家居服跑来跑去。
  ◆距离优势———
  ●最关键的优势是,房子无论有多大,你们还在一个屋顶下,父母有什么需要,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过去。
  ●大家庭一起生活,无论是吃饭还是水电费用,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孩子可以交给老人照顾。
  ◆距离劣势———
  ●三代同堂,不能穿着透明睡衣在家里走来走去。
  ●小夫妻不能随便大声争吵。
  ●互相等吃饭容易耽误大家的时间。
  ◆个案———饭厅是大家碰面的地方
  讲述人:朱岚,28岁,旅行社职员
  朱岚住在郊区大盘的一套小别墅中,别墅有三层,第二层给父母住,他和妻子住在三楼。平时父母在一楼的客厅内看电视,朱岚和太太总是在自己的房间工作或看电视。除非特意在一起营造一些家庭气氛,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饭厅是大家碰面的地方。


  朱岚和妻子想趁着没孩子每年都会安排一到两次旅游,有趣的是,都是大学老师的父母和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他们想,等孙子一出生,就要担负起责任,所以也在抓紧时间享受快乐时光。

  ◆家庭隐患:父母会和我们“抢”孩子

  朱岚说现在家庭生活风平浪静,但有一个最大的隐患是,朱岚多次听母亲说自己要带孙子。有人带孩子当然好,问题是,朱岚了解太太的态度,她等有孩子了,就要辞职亲自带孩子。等将来有孩子,估计会有所争执。

   第2种距离 比邻而居
  ◆释义———
  你们离得很近,但不需要从一个大门进出。
你们两个家庭合起来是一个家,因为有许多资源因为离得近而可以共用,分开来又是两个家,可独立核算家庭费用。
  ◆距离优势———
  ●平时可以到父母家吃饭,周末就可以出去玩了。
  ●父母如果生病或者有其他什么需要,方便照顾。
  ●两代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距离劣势———
  ●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和父母在院子里面碰面。
  ●离得很近,但不能喊,所以还是要用电话,浪费电话费。正因为离得近,吃个西瓜都希望你们过去,所以更浪费电话费。
  ●因为离得近,所以自己不做饭,半夜饿了,只好到楼下吃馄饨,给还在外面散步的父母看见了,很惊诧,以后每个晚上都做夜宵让你们去吃。
  个案———节省生活成本
  讲述人:林林,30岁,教师
  林林是一所英文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丈夫是航空公司职员,公婆也都是航空公司的退休员工,自己与丈夫的家和公婆的家相距不远,都在一个家属区内,平时自己下班可以碰到公婆去买菜或者散步。林林和丈夫每晚都去父母那里吃饭,孩子一般是自己带,周六周日孩子就会去公婆那里。
  林林认为,住在一个家属区内,应该是最合适的一个距离了,因为自己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不可能离父母太远,离父母家近一点,方便互相照顾,其实无形中节省了生活成本。
  ◆家庭问题:结婚三年没有一个炒菜的锅
  林林说自己家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尽管房子很大,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比如厨房用具就相当不齐全。结婚三年了,家里连一个炒菜的锅都没有,有时候自己说要买一个锅,婆婆就会说,不用了,你们想吃什么,先打个电话,我一会就做好了。
  第3种距离 同城约会
  ◆释义———
  每个周末你可以到父母家里看望他们,和父母不在一个城市的同事会对你相当艳羡。


  每隔两三天,你可以给他们打一个电话问候一下,如果有什么好的电影,你可以买了票给他们送去。

  ◆距离优势———
  ●你们有完全的独立的生活。
  ●父母如果有什么需要,你可以开车去接他们,免得他们自己挤公共汽车。
  ●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比如看到便宜的睡衣,也可以帮老妈也买上一套。
  ●小夫妻吵架父母听不见。离家出走不用到宾馆开房,到父母家里,就说爱人出差了。
  ●出去旅游或者请人吃饭的时候可以把孩子送过去,丝毫不受影响。
  ◆距离劣势———
  ●父母会让你帮他们老同事的小孩介绍工作或者女朋友。如果你没结婚,他们会逼你去相亲。
  ●每个周末都去父母家,有时候会影响你和朋友们的约会。
  ◆个案 爸妈没有我家的钥匙
  讲述人:阿琪,29岁,研究生在读,已婚。
  父母家离学校比较近,如果自己晚上有课,就会到父母家吃晚饭,有时候晚上下课,先生没有时间开车接自己,她就会回到父母家里住上一晚。所以在父母家里,有阿琪的房间,到处都是她的东西,如果先生有空,也会和她一起到娘家住上一晚。父母也不会管他们,来去自由,阿琪说对他们来说,父母家有点像一个招待所。不过要是长时间不去,爸妈还会打电话来问呢。
  不给父母自己家钥匙是因为父母一般也不会去自己家,阿琪不希望父母帮自己整理房间,怕他们唠叨自己。
  第4种距离 数小时经济圈
  ◆释义———
  城市发展到现在有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经济圈的说法,如果以父母为中心,你在他们的三小时经济圈内就意味着至少两个星期你们可以见上一次,即使不是通过卫星电视,你们也可以收看同一电视台的节目,降温或者天气转热,你们可以互相致电问候。
工作不忙的周末也可以在父母家里住上两个晚上。
  ◆距离优势———
  ●不但有独立的生活,而且有完全独立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自己到父母家还是父母到自己家,双方都有短途旅游的感觉,符合生活在别处的原则。
  ◆个案 父母家成了我们的度假村
  讲述人:李棉棉,38岁,航空公司职员

  李棉棉的父亲是从化一家国有化工企业的总工程师,母亲也是这家企业的一名技术员。尽管李棉棉在广州有相当大的房子,但父母还是喜欢从化的环境,所以不愿意搬来和他们一起住。李棉棉的先生因为工作关系,有时要到外地出差,只有这时候,父母才会到广州住几天,帮李棉棉接送孩子上学。

  一般情况下,总是李棉棉到从化去看爸妈,最开心的是,公司工会有时候会组织员工到从化的度假村泡温泉,每到这时候,棉棉就可以溜回家住两个晚上。
  对于李棉棉来说,父母家虽然房子一般,但环境相当好,楼背后就是一条小溪,对于她来说,父母家就是自己的度假村。


  第5种距离 一“机”之隔
  ◆释义———
  每次你衡量自己和父母之间的距离,都需要用民航客机飞行时间计算,比如广州和北京,你和父母的空中距离是两个小时,你们经常互相安慰,两个小时而已嘛,从广州到从化,如果塞车还不止两个小时呢,从北京到顺义,如果不顺路还不止两个小时呢,我们只是“一机之隔”而已。

  ◆距离优势———
  ●如果失业或者失恋了,不用担心给父母知道,害得他们担心。
  ◆距离劣势———
  ●经常是父母的问题一点都帮不上忙。
  ●一些没有假期的家庭团聚的节日,自己总是感到有点孤独。
  ◆个案 没办法算的账
  讲述人:蓝莓,30岁,出版社员工
  家在东北的蓝莓谈到自己和父母的距离有些伤感,她说不论情感上的损失,单是经济账就感觉到远离父母划不来。比如每年回家两次,每次至少是自己和孩子两个人,有时候是一家三口,每年机票就要花掉一两万元钱。
  每个假期,在别人到处旅游的时候,蓝莓都会回到东北家里,去年,蓝莓的奶奶去世,这更让她感受到,不能在长辈面前尽孝,其实自己内心也面对拷问。
  情况更糟糕的是,丈夫的家也在西安,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每个假期两边跑。为了避免麻烦,这几年春节,蓝莓都是和丈夫分开在各自的父母家中过。
  蓝莓说,自己的父母和公婆,对他们的希望就是“常回家看看”,然而对于她和丈夫来说,正是这样的期望是最难达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28 22:39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