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418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淘尽黄沙始见金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5 06: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淘尽黄沙始金-----李振球军长为何人称圣人   
      兴宁素以人文和工商双双见长,唯官场为最大短板。由于极少走出大人物,还曾被邻县文人赋诗激励。这未必全是坏事。因为兴宁真正沉沦始于九十年代市管县,恰好明星官员冉冉升起。一如隔壁古长乐现五华县穷兄弟翻版。省长家乡也好是好听,可惜未见富贵,已先来贫困。随着五十年代县城乔迁之喜,不知长乐或长苦,不觉超半个多世纪。

    如此匪夷所思现象似非偶然,与广东不少历史名县落伍如出一辙。根源至少可上溯至五十年代大跃进。据说那一时期,周恩来名为总理,却失去主持经济工作的权利。市管县在文革中曾经沉寂下去。八十年代末卷土重来。至今广东省内辖2个副省级城市,19个地级市,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分别比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多8个、10个和4个,被前省人大主任戏称为官多月不明。同期正好上海浦东等地厚积薄发。广东虽从七十年代初占尽政策地利人和,“GDP”至今高居全国之首,但代价是牺牲不可再生的资源、宝贵的市场、廉价劳动力和环境保护等,导致财富分配及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等。

    同样米谷养百样人。史上兴宁虽少高官大吏,却未必缺少为国为民做出卓越贡献先贤。民国名将李振球,字旋空。从广东陆军小学起步,后成为统率千军万马中将军长,即堪称其中又一杰出代表。

    三十年代初期,李军长时任师长主持赣南军政三年,“打仗”建设两不误,留下政声与蒋二代齐名。尤其主要市政设施,至今仍为赣州市筋骨。坊间称,李军长当年貌似率部前线剿共,其实与红军互通有无。粤军原本就有不少共产党员。红军转移北上,正借道李军长等粤军防区,从容突出重围。

    粤军与红军渊源很不一般。朱老总方向为其一。此外是周恩来的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连孙中山大元帅铁甲卫队,也由周恩来与陈延年等一手组建。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要职,在录取新生方面应有相当话语权。黄埔早期招生非常严格。无论个人素质或社会关系都须重重审核。

    大约1925年至遵义会议期间,周恩来长期位居中共最高决策层中心。南昌起义主力,即源自他亲自创建的叶挺独立团。因此张发奎虽上当吃亏,终归粤军袍泽弟兄,所以未穷追猛打。起义部队后撤退至粤东丰顺,貌似叶挺与李振球狭路相逢,殊不知两位正好上下铺兄弟,同为性情中人,保定军校超好客家老乡。故对外战报颇传刀光剑影,只是双方枪弹炮火能不长眼睛吗?难怪被网民调侃比几年前中国足球甲A一些场次还假打。

    李军长虽惺惺相惜红军兄弟,但当“南天王”与日寇眉来眼去,引狼入室时,却大义凛然。他与同乡罗梓材和惠州人李煦寰等,联合其它粤军爱国将士,挺身而出,全力拥戴余汉谋率部反正,支持民国政府,一举粉碎了内外勾结的万恶阴谋。

    爱国正是真正粤军最重要的传统。原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尽管在政治上存有争议,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企图拉他下水时,他反要求归还东三省。日人拉拢不成,仍赠他8万元支票,陈炯明在支票上打叉退还。其后,他派代表参与将美洲致公党改组为中国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直至今日都是参政党之一。1933年,陈炯明在贫困中病逝于香港,用的是其母所备的棺木。

    李军长为人忠忠直直,义交终身,同时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抗战期间日寇在汉奸和潜伏等引领下,从大亚湾登陆偷袭得手,打乱了广东战区防务。因情报失误,此时李振球辖属精锐健儿已北上鏖战。将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苍茫中受命为战区前敌总指挥,实则身边只有一连步兵据险抵抗,后侥幸突围而出。

    李军长重演“三国”空城计,大难不死。主要因为所谓大日本皇军怕中了埋伏,不够胆来进攻。此或更作佐证,身为粤军名将,李振球虽然剿共逢场作戏,但抗战却不眨眼睛。

   广州沦陷后,李军长默默替老友主官承担领导责任,为余汉谋重新集结力量,组织取得粤北大捷,洗雪粤军之耻保全机会。李军长本人从此被赋闲担任参议,淡出军政。有网文提及此事,说蒋委员长曾亲自召见,本仍欲委以重任,未料李军长穿着一身长衫而来。老蒋正好极重外在形象之人,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若以为李军长此举为附庸风雅,或者博出位,难免小人之心。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解甲可耕田。这在不少文武双全民国将领中并非绝无仅有。

   对李军长而言,前者无庸置疑。居中或可以“扶起春风妙天下,携来明月问杨州”诗句作为佐证。这是李军长当年给赣州公园题写的门联。前提自非见怪不怪,越缺什么越炫耀什么之代笔生花。如此势必昙花一现,好象臭哄哄破信封,贴上再好的邮票也白搭。后者则让李军长热爱桑梓兴师重教声名远扬。一九四二年将军回乡拓荒,同时创办村小学和兴宁第四中学。他老屋离中学不远,正好在田中央。虽略有点规模,却除了几个枪眼外,各方面与中学相比,实在相差太远。李军长老屋早已残破。兴宁第四中学后改称新陂中学,现遗留建筑只有木结构大礼堂。外表被粉刷一新后,大门高亮置顶少年周恩来名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桑重色愈浓。李军长声名现越来越响亮。他几被湮灭的历史贡献又渐渐被挖掘出来。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兴宁新陂圩真的藏龙卧虎。曾活跃原本文化人李戈仑和黄文杰等真正老革命家身影。1930年,李戈伦转至上海组织工人运动。解放后,从外地返回兴宁任首任县长。黄文杰黄埔一期毕业,廖承志老战友,最初革命据点在新陂小学,后来成为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四人小组成员。若非1939年在重庆莫名病逝,黄文杰的成就未必比李克农上将逊色多少。

   这或让人困惑不解。如上老革命家为何能在国民党将官家乡如鱼得水?

   答案其实很简单。政治如流水,乡情才永远。八十年代李戈仑胞兄撰写回忆文章,曾专门提及李振球军长及其部下仗义执言,或暗中保护其弟等地下党员。相反,若其心有异,则极可能非我族类。这才形成民国初期政坛很别致风景。虽然各地军阀混战不休,一旦决出胜负后通常总手下留情。败者甚至可获赠大洋出国考察做寓公。只是后来蒋汪政权才打破了这一潜规则。突然血洗清共,导致同室操戈,更让至少从马关条约开始即虎视眈眈的小日本乘虚而入,内外勾结分而治之,源源不断获得巨大红利。

   若非民怨沸腾激发西安事变,蒋介石或顽固不化“攘外必先安内”到底。且终其一生,都以家天下代替人民当家作主,用特务恐怖统治扼杀民主与法制,最后溃逃至台湾造成两岸分裂恶果。万幸此公晚年有所悔悟反省,仍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才未沦落至汪精卫陈公博之流下场。卖国求荣的汪陈两大汉奸,在日寇保护伞下神气活现一时,却早已“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解放前,李振球军长为父老乡亲做的最后一件好事,即全力助推粤东和平起义。随后默默去了香港,直至1956年逝世,年仅六十出头,身后十分冷清。留在老家亲朋故旧,能够健康地存活下来并非易事。可最近他们在与鄙人交谈时,只有劫波度尽春常在的欣慰,顶多世事无常风云莫测的感叹,没有什么怨天尤人,也谈不上丝毫对这个世界的恨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匆匆告别父老乡亲历尽风霜的笑脸,走出李军长老屋,即迎来满眼一垄垄的稻苗绿,眼眶莫名涌出一行行泪水。赶紧用双手抹拭干净后,又禁不住回头张望。不过短短的几步路,李军长老屋就不见了踪影。转过身边走边想,待到今秋收获的日子,再回来分享这一垄垄青苗长成稻寂千重浪的喜悦。

   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今天,在李军长辞世五十多年之后,不妨再来细细品味“百度”娓娓道来他传奇的一生:

     “。。。粤籍李振球将军,其治兵亦有李广宗风,不断断于制式,而所部人自为战,故有善战之称,然亦以数奇见惜。。。擢升为十一师三十一团第一营营长,当在第一师为营长时,点名发饷,旋空不耐琐屑,谓官兵曰:饷银在此,汝等自行报领,截旷之数,亦一律拨发,全营兵士欢呼雷动,论者以比魏其侯置赐金廊下,任部属自取,其不私财如是。旋空佞佛,闲从僧侣谈经,娓娓不倦,在赣州、乐昌均从事种植桐林,未及成功而山河变色,殆非始料所及,为军师长时,乘火车不坐花车与头等卡,恒喜乘三等车,又喜葛巾野服与父老话桑麻,人多不知其为部队中之高级将领也。叶剑英入粤时,使人以乡谊招之,旋空峻拒,在港生计日细,所置新界之楼,亦廉价售出,年前以病遂卒,身后萧条,而惹苡明珠之谤,始得大白于世,识之者莫不称为兴宁之圣人,以其生平得忠恕之道,呜呼!是可风矣。自旋空从军,而兴宁人多奋起,从事戎行,三皮章身者,以七百余计,其使人向慕如此,至于喋血沙场,为国牺牲者,又不知凡几,旋空身前与友话及,潸然涕下,惜平!异乡鹤化,无复弓刀自动之义耳。”

   公道在人心。透过诡异历史的阴云冷风急雨,被尘封半个多世纪的李振球将军,终于还原了精忠报国英雄本色。粤东北发展不力,很大程度即缺乏他这样淘尽黄沙始现金的“圣人”。

   李军长老家就叫黄沙陂。
      附、图片描述(非注明来源均为本人或朋友拍摄)
      1、李军长照片(网摘)
      2、李军长老屋,屋前现为菜地。
      3、李军长老屋曾作为生产队队部。
      4、兴宁第四中学老礼堂。
      5、大树。当年这棵树旁边有一片菜地、小高炉和猪舍等。曾用手帕蒙上眼睛攀爬上树捉迷藏。被呵斥后仍当耳边风,最后让老教工直接用猪尿驱泼,才成鸟兽散。该片菜地主要由本班负责。鄙人经常带着几个同学,拔上一小把油菜什么的,送给数学老师陈耿华。陈老师文革前韩山师专毕业,个子不高背驼体瘦。他的初中数学教辅书给我一扫而光。
      6、杯花舞(网摘)
      脱胎于道士表演。俗称打杯花。1956年,由兴宁第四中学老师罗渣等运用民间小调和兴宁水口山歌为基调,编成舞蹈。1957年“五一”节,作为省代表团节目之一赴京汇报表演,受到周恩来、朱德和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合影留念。演出后,总政歌舞团等纷纷派人到广东团住地学杯花舞,连带去的江西景德镇烧制的一千个专用杯也给要走了。据说后来还有一些外地文艺团体,专门派人直接寻到兴宁第四中学学习打杯花的技巧。他们陌生的面孔和颇有艺术气质的身影,引起了小小圩镇阵阵骚动,成为本地及附近群众议论不休的话题。
2004年3月,兴宁被广东省授予“杯花舞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7、兴宁第四中学(新陂中学足球场),比过去应小了不少。

      8、李军长老屋前一垄垄稻绿。
      9、李军长旧居不远处下楼村(走出三将十八校,又称四将十八校)。黄埔著名学生领袖李安定兄弟老屋。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3 | 只看该作者


李军长老屋,门前为菜地。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4 | 只看该作者


老屋壁上当年评奖台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4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4 | 只看该作者


四中老树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5 | 只看该作者


四中老礼堂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四中足球场,或变小了些。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7 | 只看该作者


李军长老屋路口稻苗绿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5 11:48 | 只看该作者


走出三将十八校的下楼

1

主题

60

帖子

78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9
发表于 2013/6/20 17:23 | 只看该作者
兴宁抗战后辞职的国民党将军好像有好多,显现兴宁人的一种风彩。而且好像都是传统一样,像李安定,那么早就反蒋了,又如罗翼群,从始至终的反蒋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58 | 只看该作者
兴宁抗战后辞职的国民党将军好像有好多,显现兴宁人的一种风彩。而且好像都是传统一样,像李安定,那么早就 ...
sffbb 发表于 2013/6/20 17:23
很重要。。。必有重大历史背景。。。应该说二十年代末就有这种现象。。。如罗师扬辞职。。。。而这些先贤爱国爱乡是不容质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22 16:11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