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56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国将军邓逸凡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4 1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6 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之际,余问邓逸凡将军:“长征途中印象最深为何事?”将军答曰:“行路难。”进举例言:“某日夜,往金沙江皎平渡口行。一百余里路,来回过河48次,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过河时以河间大卵石为蹬,跳来跳去。摔倒,爬起,爬起,摔倒,跌伤者不计其数。”当是时,月明星稀,万籁皆寂,余似闻红军士兵“扑通”、“扑通”摔跤落水声。将军言此沉默良久,长叹息曰:“行路如此,人生何堪!”
  邓逸凡将军,原名邓福坤,学名邓国雄,曾用名邓惠民、邓彦,广东兴宁县水口镇峭峰堡村(今小丰村)人。祖父邓仁古,中年曾开糟坊酒店和豆腐店,置田产若干,后破产。父亲邓官叔,不喜劳作则赞成革命。其母曾氏,出身贫寒,性格温柔,早夭。将军8岁入私塾念《三字经》,后入兴民中学就读。因在该校加入青年改造社(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公开称呼),被通缉流亡。其时,将军16岁。
  某日,邓逸凡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独立团学兵队报名。一排长见其个子矮小,以掌推其走。邓逸凡不服,高声争辩。学兵队连长邱少郊为客家人,于屋内闻客家话,急出,问:“小老哥,什么地方人?”答:“兴宁人。”邱少郊即命令排长:“把他留下。”将军由此步入军旅生涯,相继服役于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独立团学兵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独立团训练部、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三师教导团等部队。
  1930 年3月,六十三师奉命由广州至南雄,阻击红军。邓逸凡时任代理排长,率20余人于粤赣边界的中站街布防。次日,被红军包围,不战而降。其时,一位红军军官―――连政委问:“你当红军想干什么工作?”答:“想当宣传员。”继问:“你会写字吗?”答:“会。”军官取纸笔,曰:“你写几个字看看。”邓逸凡乘兴挥毫。连政委大喜,曰:“你不用当宣传员了,就当文书吧。”后支队政委李赐凡闻之,亦大喜,曰:“你不用在连队当文书了,到支队当书记吧!”
  1932 年冬,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期间,邓逸凡受命任担架队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率担架队80余人,随部队转战十个月,圆满完成抢救伤员任务。后因其未能动员担架队员全部参加红军,于师政治部大会上挨批斗,会后将军行军、打仗,斗志仍昂昂。
  红军长征时,邓逸凡将军因从旧军队来,被列为“审查对象”,取消了勤务员、运输员,由师宣传科调任军事统计工作。将军尽职尽责,规范统计表格,建立报告制度。
  邓逸凡将军言,长征途中,统计工作尤为辛苦。掉队的,逃跑的,打伤的,丢失的东西,补充的东西,都要报。比如,晚上八点到宿营地,别人睡觉你不能睡觉。你得统计实力,计算、核实,第二天天一亮就交给首长。长征时,开始一天报一次,后来五天报一次,再后来十天报一次。
  红军长征途经云南。邓逸凡将军因任统计员,需背全师的统计资料,特向某领导申请免背步枪。领导斥之为“动摇分子”,并令特派员暗中监视。过金沙江后某日,某领导清点人数,大惊:监视邓之特派员早已逃之夭夭,而被监视者邓逸凡负重而行,精神十足。
  邓逸凡将军言,长征途中,舒同同志画了一幅宣传漫画,嘱邓逸凡刻蜡板油印。将军在画上加了几笔,印出后模糊不清。舒同见之,不悦,严厉批评曰:“邓逸凡同志,你这是对革命不负责任。”将军曰:“这个批评一辈子都记得。”
  史载,中央红军长征前部队和机关人员约八万六千人,长征到达陕北只万余人左右,损失近八万人。邓逸凡将军言,其实不止这个数。以二师为例,出发时有七千人,途中合并其他部队的,俘虏的,招兵的,约补充三万多人,那时途中招兵,一招就几千人。二师总数应是三万七千余人,到了陕北只剩七百多人,损失了三万六千多人。其他红军部队也有这种情况。
  1943 年夏,新四军军长陈毅召机关各部队开会。会上,政治部干部反映政治工作削弱问题,矛头直指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饶漱石。陈毅嘱时任政治部秘书长的邓逸凡将军将意见整理汇总,上报中央。将军由此受饶漱石排挤。
  邓逸凡将军性格古板执拗,不善通融,不善迎合,故人生坎坷,仕途维艰。
  1950 年夏,中央决定邓逸凡将军参加军事顾问团入越,协助越军抗法。将军回家后告诉前妻周志中。周闻之失声痛哭,曰:“好不容易盼来安定生活,又要分离。”1952 年7月,邓逸凡将军赴越后回国探亲。周志中提出:“你再去越南,我们就离婚。”将军思之再三,虽向上级提出自己的想法,但仍表示服从组织决定,由此被批为“享乐主义”。后,将军怀揣离婚协议书返回越南前线。1953 年9月2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主席胡志明授予邓逸凡将军二级军功勋章。
  “文革”中,林彪批评“政治学院不讲政治”。时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莫文骅、副政委邓逸凡遂挨批斗甚烈,将军屡屡检讨而难通过。
  余查邓逸凡将军档案,仅在政治学院工作期间有检讨五份,其一为1954 年学习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时的检讨;其二为1958 年“双反对”(反贪污反浪费)的检讨提纲;其三为1964 年整风中的检讨;其四为1964 年10月在全院干部会关于整风和莫文骅问题的表态;其五为1965 年2月8日在大尉以上干部会上的检讨。上述检讨,短者数千字,长者上万字。“文革”中,将军检讨更是不计其数,故将军常自嘲曰:“运动复运动,运动何其多,我生多检讨,万事成蹉跎。”
  邓逸凡将军1984 年离职休养。将军兀自隐居家中,视名心寂然,闻利足寂然,唯以养鸡种菜为乐。八十高龄后,仍戴笠荷锄,拎水浇菜,精神十足。
  邓逸凡将军夫人颜可彤告余,将军家种菜闻名军区机关。每年都吃不完,吃不完先送给左邻右舍,后来就直接送机关食堂。每年蔬菜收获,将军均过秤登记,菜若干、瓜若干、豆角若干、萝卜若干、生姜若干,记之甚详。从1993 年至2000 年,将军家蔬菜产量年年超过两千斤。养鸡所下之蛋亦以彩笔于蛋壳上写道:“×月×日×时生。”
  邓逸凡将军晚年除养鸡种菜外喜研墨挥毫。尤喜写毛泽东诗词和陶渊明句。将军钢笔字清秀娟丽,毛笔字大气纵横,凡来求字者均摇笔展纸赠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27 04:53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