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5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嘉应学院校长杨洲:以科技创新促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复制链接]

2747

主题

3022

帖子

414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3 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物简介
  杨洲,中共党员,山西省襄汾县人,博士,二级教授,嘉应学院校长,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留学归国人员,农业工程专家,研究方向为水果生产机械化与信息化。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现代农业(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学术兼职教育部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日前,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嘉应学院校长杨洲教授作为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闭幕后,记者围绕新时代下如何培育振兴苏区的科技人才等话题,对杨洲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校长,您好,参加此次大会您有何感受?
  杨洲(以下简称“杨”):这次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能够有幸参加此次大会,并聆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高校负责人,我一定会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主动作为、奋勇担当,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其产学研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杨校长,您认为嘉应学院作为梅州地方高校,该如何加快产学研步伐,推动苏区振兴发展?
  杨:我认为嘉应学院的人才质量与科技供给一定要与梅州的重大需求和发展相匹配。既要着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更要把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主动作为,在校地结合、校企结合,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具体来讲,就是要围绕粤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学科与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兴产业紧缺人才。要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师范”等“五新”建设,着力培养粤东北区域支柱产业所需人才。还要积极发挥高校人才与平台优势,以“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等方向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助力“梅州柚”“嘉应茶”等农业品牌的打造,服务区域绿色产业体系的建设和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校通过加大学校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力度,不断改善学校的科研设施和研究条件,基础研究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目前,我校各个二级学院均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积极与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业积极对接,按照“地方所需、嘉应所能、突出重点、做出亮点”的基本思路,深度服务梅州特色优势产业,以务实行动助力新时代梅州苏区振兴发展。
  记:关于如何加快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杨:在分组讨论会上,我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苏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提升其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与科技支撑。我认为梅州受资源、交通、信息等方面的约束,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如若能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科技发展速度将会实现大提升。目前,梅州各个企业、科学研究所和高校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还未形成凝聚发展的合力,这也是科技成果转化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努力在优质科研成果与辖区企业技术需求之间搭建常态化的双向对接桥梁,充分盘活科技创新资源,释放创新活力,才能促进全市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梅州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27 06:31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