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5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个步骤让宝宝学会分享

[复制链接]

8776

主题

97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4 1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主编发给我的读者问题中,我一眼就先看到了“分享”这道题。在我年幼的日子里,一切为公,不能有私念,私产是肮脏的。因为没有了“私”的概念,所以那时也不懂“分享”的需要。说来都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分享”这个字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竟然是在我去了美国成家立业之后,在大儿子的幼儿园里才学习到的。

记得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说大儿子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big heart),我问为什么这么评价他,老师每每都用“share”这个字表扬大儿子,说他总是第一个自愿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或书本。当时我还窃喜,虽然没在家使用“分享”二字,但看来像祥林嫂那样反复念叨“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是有用的。在大儿子10年的成长岁月里,在学校和家里讲得最多的字眼就是“分享”,那已成为学校和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了。

现在,我的小儿子快4岁了,在这次春节的假期中认识了很多新的小朋友。在很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愿意让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即使是其他小朋友要坐他的椅子,他也表现得非常反感。于是我意识到,有必要让宝宝了解一下“分享”的意义和价值了。

在我的专栏中,也时常听到妈妈抱怨自己的宝宝不肯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搞得妈妈们很没面子。而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其实妈妈们大可不必因为宝宝的“小气”行为而兴师动怒。说到底,三四岁的孩子开始慢慢区分你我他,开始有“所有权”(possesiveness)的概念,也就是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所淡薄的那个“私有”概念,这是很正常的。与此同时,他们还是年幼,还没有理解到自己的东西可以和别人一块玩、一块儿用的好处,所以,宝宝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不过,也只有当宝宝懂得了“所有”,才能学会“分享”。因此,如果你的宝宝现在有点“小气”,有点不愿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的小火苗,那么作为妈妈的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懂得“所有”这个概念,正在迈出学习“分享”的第一步,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让孩子接受分享。这时候,正是我们家长不动声色介入的好机会。

第一步:营造安全感

当宝宝对自己的物件和环境缺乏安全感时,就比较容易产生自私和占有欲强的情况,进而拒绝分享。宝宝最信赖、最亲密的人是妈妈,那么迈向“分享”的第一步尽量从妈妈这里开始,而游戏则能为宝宝营造一个放松的环境,让他更好地去学习和适应某种新的角色。

比如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色彩丰富、带有声响的布质小球,在跟宝宝玩互相传接小球的过程中,让宝宝意识到小球只是短暂地离开,过一段时间后还会再回到自己手上。等宝宝习惯了这个游戏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轮新的挑战,将宝宝的玩具从他身边“借走”,但是答应在10分钟后还给他。就这样来回重复“借”几次,让宝宝明白东西只是暂时借给妈妈,所有权还是自己的,即使现在离开了自己,但终究还是会回来的,于是宝宝对玩具就有了安全感。

另外,妈妈自己也可以通过与孩子共享某些物品来强化他的分享意识,比如和孩子分享一盘切好的水果、让孩子穿穿妈妈的靴子、戴戴妈妈的太阳镜等。在允许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别忘了对他说:“这些都是妈妈的,妈妈愿意和你分享。”让宝宝感受到接受别人给予的快乐。

8776

主题

97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6:1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步:在游戏中经常重复演示“分享”

等宝宝习惯与妈妈玩“分享”游戏之后,就可以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请大家各自带上玩具来一起玩。首先,提议宝宝们互相交换各自的玩具玩,一开始能交换着玩3分钟就可以了,让宝宝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别人的玩具”。在这3分钟里,既能够玩到新的玩具,自己的玩具也没有任何损失。

在这个从心有戒心过渡到心情欢愉的过程中,妈妈首先可以鼓励宝宝从自己不太在意的玩具开始分享,这样宝宝的抵触感会减弱很多。另外,妈妈应挑选宝宝比较熟悉的小朋友开始练习分享。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在集体游戏时,妈妈要在一边护航,保证孩子们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经验之后,宝宝慢慢也就能够接受分享。

第三步:选择鼓励协作的集体玩具

在宝宝1岁左右时,可以让宝宝跟其他年龄相近的宝宝一起搭布积木,对于鼓励宝宝积极参与协作来说,搭积木是一项非常合适的游戏。布积木具有积木的功能和外观,但安全的布料材质可以让妈妈更放心,也能让较小的婴幼儿提前开始玩积木。

对于2~3岁的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合作创意的玩具,如一套神奇水画火车。宝宝们可以一起在画垫上任意发挥想象,只要画出轨道,配套的小火车就可以沿着这条轨道前行。有了以往快乐分享的经验,4~5岁的宝宝就开始喜欢更有挑战性的玩具了,比如多米诺探险营,更加强调整体统一的合作,能让宝宝们学会一致行动,通过合作来完成游戏的每一个细小部分。正是这些合作与分享,更多地培养出了小朋友之间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以更适当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第四步: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这是我的!不许动!”当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甚至还要去抢其他孩子的玩具时,可能会觉得非常尴尬、一点儿面子都没有。此时,有的妈妈可能会大声训斥孩子,乃至不顾孩子的意愿而勒令宝宝去分享玩具。可是,这种勒令或斥责会让宝宝感到他并不能真正拥有或支配那些玩具,他的东西随时会被强势的大人拿走,他无力保护自己的东西。因此,以后孩子在下意识中会更加努力地保护或隐藏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表现得更加趋向“自私”。

当然,在家长强大的压力之下,有些宝宝只能无奈地表现出“大方”,但事实上他仍然不能坦然地接受与别人分享,等长大之后,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自主权之后,他甚至会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在行为上更加“小气”。所以,在遇到孩子不服从“分享”的指令时,妈妈不妨先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不动声色地转移他的注意力,等待下一次机会再来练习分享。只要宝宝对分享没有心理阴影,他就会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自愿分享自己的东西。

还有一种情况,宝宝过于“大方”、对玩具没有任何价值观念。比如我见过一个2岁的女孩,用一个原版芭比娃娃去换一支棒棒糖,差点没把妈妈惊得背过气去。其实,即便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妈也不能责怪宝宝。因为宝宝对玩具的价格没有准确的理解,在那个时刻,玩具对这位女孩的价值体现就是能立即品尝到甜甜的棒棒糖。等到她吃完棒棒糖之后,她才会关心自己的芭比玩具怎么不见了。所以,即使这样的交换观念是不成熟的,妈妈也应该坦然接受,不要过早地强行给宝宝灌输价格观念,因为人类一切的心智成长都有其自然轨道和进程。当然,如果那位拿棒棒糖的宝宝的妈妈可以说服自己的宝宝借玩一会儿芭比娃娃,然后再归还给那个女孩,那就是一个最有效的分享游戏了。

家长是宝宝的一面镜子

在读完了以上几点建议之后,也许很多妈妈仍然感到疑惑:我正是这样教宝宝的,为什么他还是不愿意分享呢?

如果您还是因为宝宝缺乏分享意识而烦恼,那么除了细心引导外,还要耐心地等待。与此同时,妈妈更要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正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因为,家长率先要多多与人分享,这样才能给宝宝树立一个好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15 02:23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