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826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杭太拔寻根祭祖行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5

帖子

41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7 12: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杭太拔寻根祭祖行
                       张晋中
     2015年10月11日,我与“兴宁张氏文化研究室”的长兴、海涛、金汉宗兄,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兴宁张氏大成社落基祖启源公的祖居地——福建上杭县太拔镇的寻根祭祖之行。三天的寻根祭祖之旅,使我们收获良多,感触很大,且心感留恋,难以忘怀。
    11日早上七点,我等四人乘出租小车出发到梅县,坐班车经蕉岭、武平两县,于中午1点多钟抵达上杭县城,与相约在上杭大酒店等候我们的太拔镇如山宗亲愉快相会。在附近的旅馆定好房间后,我们便乘出租小车直奔汀江张氏始祖化孙公墓拜谒。
    途中,“上杭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委托如山宗亲请我们吃了一顿全河鲜的午宴,在大饱口福之余,更使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上杭宗亲的浓情与厚意。
    小车驰行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上杭县白沙镇茜黄村,张氏南宋鄞江(汀江)始祖化孙公的墓地,就座落在村委会后面的山顶之上。我们沿着漫长的石阶路来到山顶,顿觉眼前一亮,视野大开。听着如山宗亲的介绍,只见化孙公墓地山头的周边,一座座高度相近的群山,天然的围成了一个近似蚌壳的地势,而中间便相连着化孙公墓地的山头,以风水勘舆学的理论来说,这就是一个“金盘载珠”的风水格局。而且,化孙公的墓地,也是以“金盘载珠”的格局建造:“坟堂”四周建成蚌壳的形状,而中间的坟头,就是蚌壳中的珍珠。这样,化孙公的墓地,就形成了大小双重“金盘载珠”的上好的风水宝地。而且墓地“坟堂”的面积极大,如2014年10月梅州市700多化孙公后裔拜谒化孙公墓时,照片中700多宗亲仅站满了“坟堂”的上半部,足见墓地面积之巨。按“鄞江始祖化孙公墓碑文”介绍:化孙公官授中宪大夫,任汀州府知府,由宁化县石壁乡迁往上杭。化孙公育有18个儿子,108个孙,享年93岁。墓建造于南宋咸淳三年,即1267年。由于有了这上好风水宝地的庇佑,所以化孙公的后裔人丁旺盛。据粗略统计,现化孙公的后裔已达一千万人口,迁居国内众多省份,子孙遍布于全球各地。就福建、广东两省的张氏子孙,亦多是化孙公的后裔。兴宁张氏石马落基祖启达公,大成社落基祖启源公,就是化孙公的第九世孙,属化孙公四子祥云公一脉……。我们一行人等怀着崇敬、虔诚的心情,在化孙公墓前行三鞠躬谒拜礼,以示对先祖的怀念。
    随后,我们便下山乘车前往几公里外化孙公的陈阙二位夫人的合葬墓拜谒。“陈阙恭人合墓”建在白沙镇深山的风水宝地,墓地山头与周围山势呈“飞凤展翅”的风水格局,就连墓地坟堂,也是一个“凰”字的形状。站在墓地前向两边环视,墓地山头两翼的山势,极似凤凰腾飞时的双翼,这天地自然的神奇造化,真是令人惊叹!可喜的是,上杭县人民政府已于1997年立碑,将“鄞江始祖张化孙墓”及“陈阙恭人合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当地政府的保护和重视,我们深表感谢!
    当天下午,我们寻根行程中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如山宗亲带我们前往参观省道308公路不远处的“张化孙大宗祠”建设工地。大宗祠建设用地座落于三面群山环抱的山坳之间,宗祠的建筑位置在半山之中,可遥望远处的山峦、田野、丘陵,视野辽阔。一条溪流从山底流过,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据资料介绍,为选好大宗祠建设的风水宝地,“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曾先后聘请40多位风水师进行了多处的勘舆比较,后又经16位风水师共同到此处踏青、论证,并形成会议纪要,最终选定这块距县城1.5公里,位于上杭县临城镇宫桥村的这块风水宝地,并已办好了60亩大宗祠建设用地的一切手续,现已开始了筑路平整基地的工程。从“张化孙大宗祠设计效果图”来看,确是非常宏大、庄重,这不但是化孙公后裔的喜事,也是当地上杭县政府很重视的集拜谒祖先、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大工程。我们目睹了大宗祠的前期建设,内心感到很是快慰。我们在大宗祠工地前合影之后,便驱车回县城,前往“张化孙文化研究总会”拜会上杭宗亲,并以“兴宁张氏文化研究室”和个人的名义,捐献了1500元的“张化孙大宗祠”建设资金,以聊表后裔子孙的一点心意。至此,第一天的寻根祭祖之旅,便算圆满而愉快的完成了。
    第二天上午8:30分,太拔村的另一宗亲文春先生(中联盛视文化传播总经理)带着我们前往这次寻根祭祖的目的地——太拔村。太拔村是兴宁张氏大成社始祖启源公的出生地,而启源公的祖父先俸太公,在南宋时期为躲避元兵入侵的战乱而从宁化县石壁乡迁到深山密林的太拔镇开基落户,成为太拔镇张氏的始祖……。
    上杭县城到太拔镇为38公里,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在车上观赏着田园和风光。途中,我们二次跨过了曲曲弯弯的称之为“客家人的母亲河——汀江”,望着这孕育了张氏先祖的汀江水,顿时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到太拔村最后七八公里的路程,是在由县道转入乡道之后的丛山中驱行的,只见乡道两边尽是满山翠绿的竹林和树木,浓郁参天;公路虽然蜿蜒,但却很畅顺,山道虽然起伏,但却很平坦;自上游经太拔村奔流而下的黄潭河,沿着公路侧畔静静流过,它水量充沛,虽已是秋季,但却仍保持着半江的水位,可见上游水土植被的良好生态。    上午9点多,当我们终于来到太拔村时,适逢太拔圩赶集日,只见街上人头拥拥,熙熙攘攘,街道两旁摆着好些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常用的家用、农用器具,真是太亲切了,我赶紧用手机一一将它们拍下。这些久违了的生活、生产器具,骤然勾起了我少年的回忆,提升了对太拔先祖地温馨而又亲近的感情。
    文春宗亲带着我们走到大街中段向右转入一小巷,再往里走进约百米,只见左边一个门楼上 “张氏宗祠”四个大字亲切的映入眼帘。随着几声问候,以80多岁高龄的宝华叔公为代表的五六位宗亲,马上从祠堂出来迎接我们。啊,亲爱的太拔宗亲,终于见到你们了!终于来到我们启源公的生长之地了!
    长兴宗兄与宝华叔等宗亲早已认识,在欢迎的鞭炮声中,他向双方作了简要的介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首先参观了先俸公祠:在原址重建的张氏祠堂,是水泥框架结构,正门上方,挂着“敦睦堂”的牌匾,为“敦本睦族”之意。在祠堂的神主牌位上方,挂着长近三米、宽约两米的“清河昭穆张氏太拔开基世祖考先俸太公妣陈太孺人一脉宗支之神位”牌,记载着始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历代先祖名字及妣孺人姓氏。我们目视着先祖的神位牌,心中产生了一种肃穆、恭敬之感,并使人遥想起700多年前先祖在太拔生存与繁衍的艰苦历程……     在饮茶小叙之后,太拔宗亲便带我们趁早前往拜祭始祖先俸太公、二世君绍公的墓地。先俸太公与君绍公的墓地均座落在与彩霞村(磜下)的交界处,两块墓地一高一低遥相呼应,中间相隔着一大片的农田。先俸公与陈孺人的合葬墓,地势呈“虎形”的风水格局,坟堂为“凰”字形状,坟堂与周边的小山坵形似虎头,而其右斜上方的六七座山头,相连为一体,恰如虎身,虎屁股最高峰的山脚下,自然形成了往前弯曲的小山坵,就像是老虎的后脚掌,而虎身上六七座相连山峰之间的山坳,远看就像是虎身上黑白相间的斑纹,远眺先俸公墓地与其后边相联的山峰地势,极像是俯卧在山腰上的一只老虎,我们一行人都直呼像极了,真的像极了!太公墓地的风水真好哇!
    而二世祖君绍公的墓地,则座落在一大片农田的边上,墓地与其后弯曲相连的山势,构成了“蛇形”的风水格局。墓地为蛇头,墓地前面的大片农田是青蛙的生存之地,这风水格局谓之“蛇打蠏”,意示着子孙后代衣食无忧,生存能力强。从中足见先祖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良苦用心。
    长兴宗兄说,当他第一次单独来太拔村寻根时,太拔宗亲说启源公的后裔已有六百年没有联系了,太拔张氏族谱亦仅记载了启源公之孙辈的名字,据此看来,已有600多年没有与上杭太拔始祖地的宗亲联系了。所以,这次我们一行多人前来寻根祭祖,太拔宗亲特别高兴,80多岁高龄的宝华叔公,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要陪我们到启源公的祖父先俸太公、父亲君绍公的墓地祭祖。他柱着拐杖,在不太平坦的山路上缓步前行,充分体现了太拔宗亲的深情与厚意,真是令我等非常感动!在太拔镇开基祖先俸太公墓地,我们与太拔宗亲会会长等人一同清除了坟堂上的杂草,然后是燃香行祭拜礼,由长兴宗兄颂读祭文,之后,我们四位启源公的二十几世孙,肃穆、虔诚地跪在墓前三叩首,以表敬祖与谢恩。我们在君绍公墓地的祭拜程序亦然,只是见到墓地已显残破,心中油然多了一份悲酸之情。祭拜完后,已是12点多了,太拔宗亲请我们吃了一餐全天然的、丰盛的午宴。
    下午,我们在先俸公宗祠终于看到了上杭太拔“敦睦堂”于清朝道光八年(戊子)、即1828年重修的“张氏族谱”,合共15大册。该族谱用专页专记的形式,清楚详细的记录了太拔先俸公世系历代先祖的子孙名字、迁徙何处、葬于何地、娶妻某氏等确凿情况,使世世代代的子孙后裔,对先祖能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正所谓“谱其先世之所出,识其支分派别、远近亲疏,使为子孙者沿流索源,数典而不忘其祖也”。通过阅族谱,历代宗亲便可以清源流、别世系、支派分明,知道祖上在哪里,我从哪里来……。我们四人翻阅着这已有187年历史的稀世族谱,真是十分激动!说这部“张氏族谱”为重修,是因为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年),启源公的父亲君绍公,抱敬宗睦族之宏愿,历游长汀、宁化等地,不辞辛劳,收集宗亲史料,搜遗录旧,与长汀、宁化宗亲合修了第一部宗谱。故清朝道光戊子年的族谱,是相隔400年后之重修,所以更显弥足珍贵。我想,真是太难为太拔历代宗亲了,他们像爱护生命一样保存了这部近二百年之久的《张氏族谱》,这便是太拔宗亲对历代先祖最好的纪念了。晚宴时,我们怀着感恩的心,以“兴宁张氏文化研究室”和个人的名义,向先俸公宗祠捐了3500元,以表一点心意。
    第三天的早晨,太拔宗亲安排我们到太拔村清源山上的清源寺一游,小车驱行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满山的雾气使你望不到远处,也看不到山脚,只见一片片满山的茶园及几百上千只鸡在茶园中、山道上觅食闲逛,好一幅迷人的茶园风光。来到清源寺前的大树下,几十只各种各样的鸟吱吱喳喳的叫个不停,清凉的空气随着每一次呼吸直透心肺,真是太感舒服、太觉惬意了!……。
    太拔清凉的空气、翠绿的山林、纯朴的民风、温馨的亲情,都让人难以忘怀、让人无穷回味。我之所以用较大的篇幅把这三天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就是想让读了本文的先俸公、启源公后裔能分享其亲情和快乐,并借此向各位宗亲说句心里话:如果有时间、有能力、有意愿的话,请前往上杭太拔镇一行吧,那里的宗亲随时都在热情的等待着你们,那里的靓丽山水会令你留恋,先祖宗脉的源远流长,会使你难以忘怀。能亲赴一趟始祖生活之地,便是对先祖最真切、最实际的思念了。





先俸公祠堂前同仁与太拔宗亲会负责人留影4.jpg (5.71 KB, 下载次数: 441)

先俸公祠堂前同仁与太拔宗亲会负责人留影4.jpg

上杭太拔乡张氏宗祠.jpg (60.37 KB, 下载次数: 428)

上杭太拔乡张氏宗祠.jpg

上杭太拔乡君绍公墓地.jpg (112.11 KB, 下载次数: 419)

上杭太拔乡君绍公墓地.jpg

拜祭先俸公墓后同仁与太拔宗亲会负责人留影3.jpg (6.92 KB, 下载次数: 453)

拜祭先俸公墓后同仁与太拔宗亲会负责人留影3.jpg

19

主题

506

帖子

109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
发表于 2015/11/29 19:43 | 只看该作者

8

主题

80

帖子

127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3
发表于 2018/3/1 20:56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借问长兴老师

8

主题

80

帖子

127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4
发表于 2018/3/1 20:57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身体还好吗?

8

主题

80

帖子

127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5
发表于 2018/3/1 20:59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风格几十年不变!

8

主题

80

帖子

127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6
发表于 2018/3/1 21:01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对你的“文刊”评论不予发表让大家评论???

1147

主题

3255

帖子

41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7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2:11 | 只看该作者
蓝草 发表于 2018/3/1 21:01
为什么对你的“文刊”评论不予发表让大家评论???

解开宋元间上杭先祖生卒年代之谜
张长兴

1992年出版的《兴宁县志》云:“明正统或景泰年间(1450年前后),上杭张启源授职循州判官。因考绩至京,病逝京城,其妻谢氏、石氏携子分别在兴宁城北郊湖背及东厢大成社落居”。此说主要受江西《宁泉张氏支谱》影响所致。自此说出来后,压倒了其他比较合理之说,以讹传讹,乃致当今之《兴宁县志》亦沿用此说,真让人遗憾。
为此,张伯涛老师作了深入考证——
一、祝枝山手写的《兴宁县志》记载张启源五世孙张琳乃“永乐举人,上杭知县”。“永乐辛卯”为1411年。笔者还与上杭宗亲联系,他们从《上杭县志》查实张琳1435年任其知县;并从兴宁鳝塘围《张氏族谱》查出其1379年出生。
二、他从鳝塘围《张氏族谱》中查出张琳之子,即张启源六世孙张添佑于“宣德之年(1436年)贡,授贵池县丞”。
依以上铁证,推翻了《宁泉张氏支谱》及1992年版《兴宁县志》说法,令人信服。我们还可推出张氏祖应是1300年前在此开基,起码是元朝中期。
然而,问题又来了:我多次往张启源公祖地上杭县大拔乡考察。张启源为元朝人,那么,其父张绍君、祖父张先俸为元朝人则更无疑了;然而,我去其墓地祭拜时,其碑石上分明写着“明始祖”!这,真令人难于理解!
张伯涛老师说,《宁宗张氏支谱》的撰编者是算命先生“编造出来的”。我尚存疑困。前两天,我问他:“古时战乱,社会动荡,长期未修谱。到修谱时因族系混乱不明,故易杜撰。然而,旧时祭祖,——代代十分严格,上杭子孙不可能胡乱把元始祖改为明始祖吧?因此,你的是铁证,人家碑石上的字也是铁证啊!”
他亦默然 。
难道兴宁张族落居年代,成千古之谜了吗?
最近,我读了有关宋元以来的史书,有所启发——
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削弱各族的反抗,采取了分化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成分。如地方机构中的达鲁花赤掌握实权,而此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
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是元朝的“国姓”。
色目人继蒙古人之后名列第二等,主要指西域人,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
汉人为第三等,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南人为第四等,也叫蛮人、新附民,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的人民)。
根据以上历史背景,可以知道淮河以南的人民,是最下等的;而跟着文天祥勤王而流落闽粤赣的客家人,说不定还要受当地土著的排挤;而且,初到异地,一无所有,更被当地世俗看不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客家人是最下等的民系,受苦受压迫最厉害的。
既然是受苦受压迫最厉害,那么,客家人对元朝统治者肯定仇恨最深,一提到它便火冒三丈!如果谁的父母长辈死了,还愿意挂元朝的招牌吗?
客家人对汉族皇帝的正统观念特别强,拼死与文天祥抗元就是明证。既然如此,就是至死也不愿意视异族皇帝为正统。
宋末元初,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加上元朝总共才89年时间;到了社会安定,有余力为祖上修墓时,是明朝时候的事了。这时候是堂堂正正的汉族天下,当然更不屑在石碑给异族留下永久印记了;所以,把元始祖刻成明始祖便是风行时尚了。
而且,既然上杭老祖宗的碑石和族谱都这样写清楚了,我们后裔能不跟着写下去吗?但后裔里肯定有元朝出生的,怎么办?这就正如张伯涛老师说的,请了算命先生来按图索骥,糊弄出祖上的生卒年代,真是阿弥陀佛——
人们常说,祖宗石碑上的字最准,当然硬道理;但对特定时期的华夏大动荡的宋元时期,应该另当别论啊!
所以上杭太拔乡的老族谱,还有祖宗碑石上的文字,不是古时候的当地宗亲骗后裔的我们,而是先祖高贵的民族气节使然。
如此一来,宋元间张族先祖生卒年代的谜团就可以解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2/23 04:46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